第908章齐鲁猛士
杜如晦看着城下如嘲蚁般进攻的⻩巾兵,面⾊

沉,心情甚是沉重。
由于蝗灾的缘故,⻩巾再次兴起,但这城下的⻩巾军说到底还是大汉的百姓。真正的⻩巾匪寇其实不过几千人,这些百姓都是被⻩巾军的那一套所蛊惑。相互攻伐之间,死的可都是青州百姓啊。
杜如晦⾝为唐朝明相,心中犹如明镜一般,他心知城下这些⻩巾军,被蛊惑程度尚且不深,只要兵败,还能重归于民。但随着⻩巾军的兴起,原本被蛊惑,被裹挟的百姓跟着⻩巾一起掠夺,一起杀屠,其人

的弱点也就逐渐爆发出来。
原本老实巴

的百姓,在跟着⻩巾一起杀屠,抢夺,強抢民女之后,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,便沉醉在杀戮,权利,

望之中,时间一长,便会成为掠夺的匪寇,成为忍残的恶魔。
这也是天下大

,一个个起义军为何能够迅速兴起,击败,摧毁強大权政的原因。
这些起义军除了极少数军纪严明者,刚开始兴盛的时候,大多跟⻩巾的行为无异。但随着实力的增強,他们又逐渐制定出规矩,约束兵马,优胜劣汰,得民心者得天下。
若仍旧与刚开始兴起时一样继续杀屠,掠夺,肯定是最先灭亡的一批。如隋末的朱粲,明末的张献忠等人。
杜如晦深知⻩巾匪寇之患必须要尽快解决,否则时间一长,百姓便彻底了丧失了人

。其二,济南,齐国,乐安三郡百姓本就不多,人口不过三十余万,随着⻩巾的兴盛,在杀戮中,人口就会越来越少。
而且据他分析,赵匡胤也有进攻青州之意,青州內地⻩巾肆

,若赵匡胤在来,那就真的是回天乏力了。
“故步自守,只能让伤亡越来越大,眼下⻩巾兵马还是百姓组成,只有少数当年的⻩巾余孽。我可在城內号召青壮勇士,率兵杀出,如此定可大胜。”
杜如晦并没有被人数众多的⻩巾军所吓到,反而是冷静的分析局势。
⻩巾人数虽多,但大多都是乌合之众,不堪一击,齐国临淄为齐国的治所所在,城內有府兵两千。这些兵马虽然平⽇里只是担任守城,驻防,缉捕等工作,但训练并不少。
只是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,比不得青州编制內的百战精锐。但是只要有组织,有秩序的组织兵马战斗,击败⻩巾一次,⻩巾便会畏惧,并且在战斗中士兵也会成长。到时候在联合济南,乐安两地的守军,一起进攻⻩巾,声势浩大的⻩巾叛

,其实能很快就能平息。
如今已是将近天黑,城下⻩巾兵马不过百姓组织尚不

悉战斗,长时间攻打不下临淄,便怈了士气,⻩巾主将见此情况,便下令退兵休息,明⽇再行进攻。
杜如晦见此情况,连忙将城上的大半兵马召集下来,只留少数人马守城,随后又命人在城內召集青壮。没过多久,便聚集一千青壮之士,加上一千多府兵,⾜有两千多人。
杜如晦将他们召集到城內校场,站在⾼处向这些青壮说话。
“齐国的百姓们,如今咱们的生活刚刚定安下来,虽然今年爆发了蝗灾,但刺史府那边,也下放粮草赈济灾民。虽然说吃的不

,但也不至于饿死。等到夏季来临,又可以种植⽟米,红薯,到时候咱们还是能过上安乐的生活。
可是当年的⻩巾匪寇,借着这次的机会,又用符⽔那一套骗人的把戏,愚弄百姓,导致如今⻩巾复起,百姓再次民不聊生。咱们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,别说填

肚子,只怕是

命不保啊。”
⻩巾的发展在村庄一带,比较大的城池,百姓没有受到⻩巾的蛊惑。况且这城中青壮,大多是二三十岁,经历过光和六年的⻩巾叛

,当时他们还是孩子,许多人的⽗⺟,兄弟姐妹,丧生在⻩巾叛

之下。
听了杜如晦的话,这些青壮皆义愤填膺,捶

顿⾜,恼怒⻩巾匪寇坏了他们安乐的生活。
杜如晦⾝为郡守,虽然在任没有多久,但平⽇却甚的民心,今⽇他以一介书生之躯,亲临城头指挥战斗,击退了⻩巾的一次进攻,眼下他们都把杜如晦当成了主心骨。
青壮百姓中一壮汉⾼声道:“郡守大人,如今⻩巾复起,却不知州府兵马何时能够来援啊?”
杜如晦摇了头摇说道:“没有援兵,徐州赵光义攻打青州,我青州可战之兵,皆往前线去了,如今一个兵马也派不出来。”
闻言,临淄府兵还好,但召集过来的城內青壮百姓却议论纷纷,惊恐不已。如今青州没有援兵过来,那⻩巾岂不是要彻底占据这三郡?到时候咱们也得跟着⻩巾,失去好不容易得到的定安生活?
许多当年就被⻩巾匪寇裹挟的青壮更是惊恐不已,当年虽然他们年纪不大,但那段生活,却是他们一生之中最恐怖的回忆。
人吃人,杀屠,殴打,

待,強抢民女,这些他们都亲⾝经历过一次,如今回想起来,更是后怕不已。
一年纪稍大的青壮离杜如晦不远,便⾼声道:“郡守大人,如今朝廷派不出兵马,你可得想点办法啊,当年我才十岁,便被他们裹挟过去,他们什么做不出来,我可不想我的

儿也遭受这般磨折啊。”
“是啊,当年我⻩巾无粮,我弟弟便是被他们给吃了。”又一人一脸悲痛道。
“尔等肃静!”杜如晦庒了庒双手,⾼声道:“如今朝廷虽然派不出兵马,没有人能来救援我们,我们便唯有自救。坐以待毙是毫无作用的,咱们只有主动出击,攻打⻩巾,才有获救的可能。”
青壮闻言,皆鸦雀无声,一人恐惧道:“主动出击?如今城外数千⻩巾兵马,如何主动出击?更何况⻩巾席卷三郡,人数有几十万,他们得到消息,必来进攻,咱们打得过吗?”
杜如晦⾼声道:“如何打不过?⻩巾看似声势浩大,兵马十几万,但都是裹挟的人口,兵马也都是百姓组织的青壮,跟咱们没有不同。
况且他们眼下刚刚肆

三郡,各处的兵马也还没有汇聚起来,人数都还是分散,咱们只要击败城外一支兵马,携着大胜之势,然后在逐个击破,⻩巾定然可平。”
见百姓还是心有余悸,杜如晦继续说道:“尔等可记得当年张角的⻩巾叛

?”
一三十多岁的青壮说道:“自然记得,当年我也被裹挟其中,算的⻩巾一员。后来青州定安,我这才从新为民,当年张角叛

,短时间便席卷大汉一半以上的州郡,声势浩大,古今未有之!”
杜如晦笑道:“你只说对了一半,⻩巾虽然声势浩大,但朝廷也很多做出了应对,先帝以卢公,也就是当今太尉卢植,⻩埔嵩,朱隽等三人为将,率领兵马击败⻩巾,⻩巾主力很快便平定下来。”
“⻩巾主力虽定,但其余孽还是存在了十数年之久,就像如今的青州,还有⻩巾复起啊。”又一人提出了质疑。
杜如晦⾼声道:“那是因为先帝病逝,董卓⼊京,朝廷无力攻打⻩巾。但陛下继位,出派大将镇守青州,不是很快便平息了叛

吗?
我想说的是,⻩巾并不可怕,当年他们席卷大汉一半以上的州郡,太尉卢植大人,只率领洛

五校,兵马不过万人,但还是击败了数十万的⻩巾主力兵马。
咱们只要敢出动出击,城外兵马也不过几千,只要率领精锐趁夜突袭⻩巾营寨,⻩巾必败,然后携着大胜之势,对付其他⻩巾兵马,要不了多久,便能平息⻩巾叛

。”
一众青壮闻言,皆有从意。
杜如晦又道:“突袭兵马不在多,在悍不畏死,只需五百人马即可。因此本官虽有兵马,但还是要在尔等之中挑选勇士,为求一击必胜!”
众人闻言,心知杜如晦是要挑选死士,进行突袭。
杜如晦之所以挑选死士,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他今⽇守城,见到⻩巾之中有一猛士。他若贸然率兵突袭,被那猛士所阻拦,⻩巾在乘势杀来,必定兵败。
所以杜如晦才召集城內所有青壮,陈列⻩巾罪状,又指出⻩巾弱点。如此一来,自告奋勇的皆是不惧生死之辈,或许还能找到猛士,能够与⻩巾之中那猛士对抗。由这些死士他们率兵袭击,杜如晦在屯兵城下,若是突袭成功,在一起杀出。
什么人最可怕,自然是不怕死的。他们有时候死士爆发的战斗力,比之百战精锐还要可怕。因此杜如晦这才挑选死士,若是不敌⻩巾,损失的人也不多。
杜如晦⾝为李世民的幕府之宾,助李世民杀兄弑弟,夺取皇位,可不是仁义之辈。他算计的非常深远。
良久,青壮百姓之中都没有任何声音,哪怕是城內的府兵,也不过百十人有意从之。
若是杜如晦直接下令他们出兵,他们自然不敢违背,但如今杜如晦将话挑明,是挑选死士。死士为何?就是抛弃

命,在场战之上不顾一切的冲锋,不能后退。况且以少击多,在他们看来是送死之局,因此这些府兵也畏惧了。
见无人应声,杜如晦不由得有些失望:“难道我齐鲁大地,便没有几个真英雄,真豪杰了吗?既然如此,那本官亲自带头,不知有谁愿意从之?”
“谁说齐鲁没有豪杰,郡守大人不必亲自出兵,只需

付我五十精锐,我便可破⻩巾。”一壮汉站了出来,⾼声说道。
众人视之,只见其⾝⾼八尺,年纪在三十岁上下,鄂下长得络腮胡,但修理的却颇为整齐。生的一张国字脸,眼神不怒自威,威风凛凛,让人不敢

视。
有一人带头,府兵之中许多将士咬了咬牙,也站了出来。
青壮之中,许多人经历过上一次的⻩巾叛

,亲人都死了,如今大部分人娶

生子,但还有很多人是孑然一⾝。被杜如晦这么一

,当下便站了出来。
“郡守大人既然这么自信,我有什么好怕的?我孑然一⾝,便为城內这些后背拼一拼好了。”
“算我一个,我当年被⻩巾抓去,可不想儿子吃我一般的苦。”
M.aHyxS.cc